壹、學習態度
一、資料整理、討論、記筆記、回答問題等,可以加強知識的提取與應用
二、培養正確的讀書習慣和態度:情緒與動機
三、真正的合作學習,同學之間要密切配合、互相討論、分享與協助,包括5項元素:
(一)、正面的互相依賴:個人的成功是來自全體成員的成功。
(二)、各自負責:每個人都要自行負責完成所交付的工作。
(三)、互相鼓舞:要互相幫忙、鼓舞及分享。
(四)、團體技能:無論是教學、示範及練習都是基於團體的決策。還可培養溝通、領導統御、互信及解決衝突的技能。
(五)、集思廣益:自我的實現要靠團體的表現才能達成。無論是目標的設定、方法的選擇,或是判斷哪一種方式是好用的、有效的,凡此種種都要透過集體討論的方式來進行。
合作學習法進而可以激發同學高階的學習技能如「提出問題」、「解決問題」、「問題探討」、「沙盤推演」、「分析」等。(薛曉華,2002:55-57)
合作學習可以培養同學成為一個深思熟慮且獨立的個人,對人生抱持懷疑的態度,敏銳的分析能力、宏觀的視野、良好的溝通能力、判斷事情的能力。獨立、務實、勇氣、幽默、社會正義與對美的敏感度(薛曉華,2002:158)。
貳、K書秘笈
一、預習、複習、寫功課是自己分內的工作,要學習付出努力,對結果負全責
二、長期記憶:
第一個方式:促進前突觸活動到達閾值的高水準,如重複朗誦名詞直到它們被「烙印」--記住
第二個方式:以某些已知的事情來連結新輸入,新學習若連結已知的,會更容易且更有意義,學習會更有效果。如果老師能將學生先備知識連結新知識,這樣的教學效果會更好。
三、把握零碎時間:等車時間、上課鐘聲響老師未進教室的空檔、下課時間、午休時間…等,可以背單字、整理筆記、訂正考卷、預習、閉目養神、回憶已背過的書的內容、全班一起唸課文(英文單字)…等。
應用重疊時間:上課中老師講解時間(如果已懂可以自己先看後面老師未來將講的部分)
刪除或縮減其他項目時間:娛樂時間(看電視、打電動、聽音樂、做運動…)、
生理時間(睡覺、上廁所、刷牙、洗臉、洗澡…)
四、預習(課前)、提問(課中)、精讀(課後)、背誦(精讀後)、複習(背誦後)
收拾桌上雜物,自己學會抑制或去除不能專心的理由
五、把握最有效率的時段,K最不拿手的科目
(一)、長時間(段考前一個月或有一年時間)準備K書優先順序:次弱(威脅)科目→最弱(弱勢)科目→次強(機會)科目→最強(優勢)科目
(二)、考前(段考前一週或基測前三個月)準備K書優先順序:次強(機會)科目→次弱(威脅)科目→最弱(弱勢)科目→最強(優勢)科目
(三)、各科讀書分析,準備K書優先順序:單字、片語、文法、閱讀、作文
六、注意事項:
(一)、一致性、持續性、具體性、堅持
(二)、定時、定點、定量、定法
(三)、「80/20法則」:關鍵的少數決定了結果的多數,分輕、重、緩、急
出題率高的部份則「緩慢學習」
Work smart, not work hard. Study smart, not study hard.
(四)、邊閱讀邊劃線、先用鉛筆畫、用尺劃線、標記符號、註記疑難處、寫下感受、註記關聯內容
(五)、「木桶理論」:集中精力補強最短的木板,定期檢查最短木板
(六)、自我獨白:「我不懂的地方在哪裡?」「為什麼不懂?」「我學到了哪些原理、理論?」
七、其他:
(一)、理解是記憶的最根本基礎;「意識」、「共鳴」與「聯結」是形成記憶的三部曲
(二)、國中畢業2000字,高中畢業7000字,能多背單字就多背
(三)、德國H. Ebbinghaus艾賓豪斯分析人的記憶能力,「記憶存量」依時間軸劃一條曲線「記憶遺忘曲線」,人的記憶在記憶的同時就開始迅速遺忘,且隨著時間遞增,記憶存量不斷遞減。在記憶後的1個小時,記憶存量就大幅下降,至第9小時之後,記憶存量僅剩原先的1/3,高達2/3的內容以被忘記。
所以,有心理學家做過實驗,最佳的複習時間是記憶後的第9個小時。
(四)、養成規律生活
(五)、設定目標、設定競爭對手或寫一些勵志標語
(六)、考得一百分值得高興慶祝,但考後一百分更重要
(七)、與老師親近是提高不拿手科目分數的另一種方法
(八)、適時給予自己獎賞的胡蘿蔔
(九)、相信自己、自我應驗、Trust yourself, you can make it! 校長希望大家都能考上公立高中職
(十)、成功屬於堅持到最後的人
參、讀書秘訣
當獵人想捕捉獵物時,一定會先找到野獸出入的路徑,在必經的路上設下陷阱,才能捕捉到獵物。
讀書的意義應在於有所作為,知識的可貴就在於認真實踐。
考試成功的必要條件有兩點:一是有信心,二是有不怕失敗的勇氣。
你是否有耐心在絕望的時候再等一下,如果害怕失敗,對自己存有駝鳥心態,是永遠不會進步的。
實踐比理論重要。
拼棄徹底看完一本書的觀念:一本書的重點精華大約占20-30%,熟讀這30%的精華應可。不要把時間花在不懂得地方鑽牛角尖,把不懂的地方跳過,不要中斷繼續唸下去,了解整體才是正確的做法。如果會考實在不懂的乾脆先背起來,可能一段時間後不一定就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(就如過去背九九乘法表)。
養成隨時留意重要資訊的習慣:閱讀時可以是想可能出題的方向,並將答案標註出來。養成發覺重點,刪除多餘詞句、精簡,掌握重點。為準備考試讀書的關鍵是培養產生問題意識,因為出題者一定有目的,唸書時應試著想此概念可以如何出題的心理,再去理解背下來。
唸書不能如蓋房子從一磚一瓦的地面開始累積到整體房屋結構完成,唸書應先從掌握整體的上位概念及原理,再去理解不同的磚瓦、塗料、管線、裝潢…等材質。
準備考試不是看書的次數、時間越多越好,也不是逐字逐頁地看,重要的是把重點擷取出來,把這一部分反覆熟讀,直到完全了解背誦為止。考試用筆:顏色太深會滲透到試卷紙背面的筆不要用,建議筆至少要0.5mm以上。肆、如何閱讀一本書
越主動閱讀效果越好,讀者對他自己,所讀的書籍,要求得越多,獲得的就越多。只有真正學習到的人才是主動學習。當學習到了,知識就會在他腦中生根發芽。思考是主動閱讀的一部分,另外還得運用感覺與想像力及記憶。所以自我學習的技巧包括:敏銳的觀察、靈敏可靠的記憶、想像的空間、分析能力及省思能力。
閱讀就是對自己的理解力做挑戰,當你閱讀提出問題時,只有等你自己做了思考與分析之後,才會在書本上找到答案。透過閱讀活動間接可以提升自己。
閱讀的層次是漸進的,第一層次的閱讀並沒有在第二層次消失,以此類推。第一層次的閱讀為基礎閱讀、第二層次為檢視閱讀、第三層次為分析閱讀、第四層次為主題閱讀。基礎閱讀在問:「這個句子在說什麼?」。檢視閱讀是系統化略讀,才算是真正進入閱讀,閱讀不會停下來查字典、不被文法、結構所阻礙,會問:「這本書談的是什麼?」、「這本書的架構如何?」、「這本書包括哪些部分?」、「這本書說的有道理嗎?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?」、「這本書跟我有什麼關係?」。分析閱讀就是全盤閱讀、完整閱讀、優質閱讀,分析閱讀就是要咀嚼與消化一本書。主題閱讀是一種比較閱讀。
一本書所以能給你帶來新的洞察力或啟發,就是因為其中有一些你不能一讀即懂的字句。閱讀就是學習,學習指的是獲得知識,或說是發展理解力。
閱讀的另一個部分是被困惑,而且知道自己被困住。懷疑是智慧的開始,如果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你連一個問題也提不出來,那麼你就不可能期望一本書能給你一些你原本就沒有的視野。最能學習的讀者,也就是最能批評的讀者。當你有自己的主見時,那就是你的主張,不是作者的主張了。詮釋一本書最後階段,就是要知道作者解決了哪些問題,還有哪些問題尚未解決。唸完全書再讀導讀。
後記:參考資料的前三本書已送至本校圖書館,請同學自行借閱,希望同學能養成好的讀書習慣,一輩子將受用不盡。
參考資料:
呂宗昕(2004)。K書高手。臺北市:商周出版。
呂宗昕(2005)。學校沒有教的K書秘訣。臺北市:時報出版。
徐立信著(2006)。律師教你49招獨門讀書秘訣。臺北縣:漢宇國際文化。
郝明義、朱衣(譯)(2003)。Mortimer Adler, Charles Van Doren著。如何閱讀一本書。臺北市:臺灣商務。
薛曉華(譯)(2002)。Ronald E, Koetzsch Ph. D.著。學習自由國度…另類理念學校在美國的實踐(The Parents Guide to Alternatives in Education)。臺北市:高等教育。
校長您好,我是803的學生,我想請問一下,學校的安全檢查是針對我們班嗎?如果不是,為何我都沒看過其他班級被檢查,請校長能給我ㄧ個合理的答案,謝謝。
回覆刪除